指甲应该剪成圆的还是方的?这3个细节,很多人搞错
每个人,都要剪指甲。
指甲留得太长,容易藏污纳垢,所以很多人从小就听过“指甲得剪干净”,甚至还有不同的剪指甲流派,比如:
“强迫症派”👇
指甲超过指尖就会浑身难受,一点都,不,能,留!
“杏仁派”👇
这些人喜欢把指甲剪成圆形,觉得手型更漂亮,还避免扎肉肉。
还有“带薪休假(甲)派”👇
(来源:HahaTai 哈哈台)
当你的办公室,拥有这么一位宝贝同事,你的午休将充满“咔咔”新说唱。
但有一说一,以上3种剪指甲流派,其实都是错的!下面我们就展开讲讲:
01 贴着肉剪
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———剪太短!
无论是铁血男子,还是都市丽人,我们的指尖都是很脆弱的。
所以我们进化出了指甲。但指甲剪得太短,就会暴露出底下娇嫩的软组织,导致指尖容易受伤。
而且在外力作用下,指甲前缘会像发际线一样不断后退,导致指甲盖逐渐“缩水”,简直是双重中年危机。
(图片来源:网络)
还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,“嵌甲”。
简单讲,就是新修剪的指甲上那些锐利的边缘和毛刺,会随着我们每一次走路、跑步,以及指甲每一天的生长,一点点地扎进肉肉中。
“嵌甲”的可怕之处有很多,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另一种殊途同归的剪指甲。
02 把指甲剪成圆形
一些人喜欢剪去指甲两边的角,或是把指甲剪成适合指头的形状,这简直是把指甲往肉里推。
因为指尖的肉会和指甲盖抢地盘,只不过平时它们互相制约着对方。
一旦指甲被剪得太深,失去了压制的肉就可能越过边界,往中间长,重新长出的指甲无路可“长”,就只能朝着肉里前进了。
(图片来源:www.nhs.uk)
以上都属于“嵌甲”,它们还会扎破皮肤。
这样就会导致我们皮肤上的常住居民——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化脓性链球菌等,从细微的伤口一拥而入。接着,引起指甲周围的组织发红、肿痛、流脓甚至肉芽组织增生,发展成“甲沟炎”。
别看“甲沟炎”3个字轻飘飘的,它的漫长和痛苦,能让17岁的明媚青春都变得苦涩。
因为手指和脚趾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,所以这些地方的伤口,能大大降低我们的泪点。
甲沟炎患者每走一步,都像是脚趾甲缝插了根木刺,还不小心踢到了桌脚。
如果刚好又在地铁被踩了一下,那感觉真的能痛到“灵魂出窍”。
(图片来源:网络)
03 来回磨甲、清理硬角质
剪完指甲后我们都习惯去磨一磨,如果习惯来回打磨或力度过猛,其实会大大降低指甲的强度。
(来源:BRIGHT SIDE)
清除指甲的根部、周围的硬角质也不太好,因为它们除了能防止嵌甲,还有保湿的作用,过度清理会导致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干燥,容易长倒刺。
04 办公室剪指甲
这种方法的风险点在于,指甲刀上千军万马的致病菌,可能会从某个小伤口入侵。
另外,虽然这样非常能节约您宝贵的下班时间,但乱飞的指甲和野蜂飞舞般的音效,会让您方圆10米内的同事迅速焦虑暴躁化,甚至以后叫下午茶都会忽略你。
(图片来源:网络)
不伤指甲的剪法,其实很简单,只要记住这3步:
01 消毒指甲剪、磨甲板
用90%的酒精棉片擦拭指甲剪和磨甲棒,并用热水冲洗充分晾干即可。
指甲剪尽量选择半月形刀口的,也有专门剪脚指甲的指甲刀,刀口更大更平直,剪切力也更猛。
(图片来源:www.aad.org)
02 浸泡手脚
剪指甲最好的时机其实是洗澡或泡脚后,因为这样能软化指甲和皮肤,方便修剪,特别是剪脚趾甲时,因为脚趾甲更厚、更硬。
从中间部分开始,用指甲剪水平地剪一条直线,建议不要一下剪太多。
(图片来源:www.aad.org)
让指甲白色的部分留下一道细细的边,至少要保留1毫米。
然后再稍微修剪两边。
如果两边过于锐利,也可以用磨甲棒轻轻磨圆,记住要往一个方向磨。
(图片来源:www.aad.org)
最后的形状大概是这样:
精致的小姐妹们还可以涂上护手霜保湿一下~
虽然指甲只有一小块,但让它们健康,也许是我们最容易把握的平凡幸福了,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又好看的指甲。
想第一时间了解更多健康内容,记得把腾讯医典她知设为星标🌟哦,我们每天都等待着与你的相遇!
审稿专家
王永春 |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
参考文献
[1]Nails.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. https://www.aad.org/media/stats/prevention-and-care/nail-care. Accessed Dec. 29, 2017.
[2] Heidelbaugh JJ, Lee H. Management of the ingrown toenail. Am Fam Physician. 2009;79(4):303-308.
[3] Vural S, Bostanci S, Koçyigit P, Çaliskan D, Baskal N, Aydin N. Risk Factors and Frequency of Ingrown Nails in Adult Diabetic Patients. J Foot Ankle Surg. 2018;57(2):289-295. doi:10.1053/j.jfas.2017.10.006
内容制作
*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
往期推荐